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吳霜,實習生王玥 上海報道
在對流量的追逐中,互聯網平臺跨界金融業務已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這一趨勢的核心在于,互聯網平臺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豐富的數據資源,這為它們提供了進入金融服務領域的獨特優勢。從支付、理財到信貸,互聯網巨頭們正逐步構建起自己的金融服務生態。
兩大短視頻巨頭的跨界
3月21日,快手通過其關聯公司北京云掣科技有限公司,收購了廣州歡聚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的100%股權,從而間接獲得了網絡小貸牌照。
在正式獲牌前,快手就已經開始了初步的探索和布局。目前,快手應用程序現已集成了一系列金融服務功能。在快手應用程序的“錢包”功能中,用戶可以通過洋錢罐和度小滿借款,最高額度可達20萬。此外,在快手小店,用戶可選擇支付寶、銀行卡或者微信服務,目前尚未推出分期付款或先用后付的選項。
字節跳動,作為另一家短視頻巨頭,其金融業務的拓展同樣引人注目。
自2020年起,字節跳動便開始積極布局網絡小貸領域,通過收購和自建的方式,逐步構建起自己的金融服務體系。
字節跳動的金融布局始于今日頭條,2017年7月該公司嘗試在寧夏銀川申請網絡小貸牌照,但最終未果。2017年11月互聯網小貸公司自暫停批設,此后字節想要獲得小貸牌照僅能通過收購,但字節跳動并未停止其小貸業務的探索。
2018年,今日頭條推出了“放心借”現金貸產品,與中銀消費金融、新網銀行等機構合作,提供高達20萬元的借款額度,標志著字節跳動正式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隨著業務的擴張,沒有牌照的制約越來越大。最終,字節跳動在2020年3月收購深圳市中融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拿到了網絡小貸牌照。
規模的進與退
快手與抖音本就同屬巨大的流量平臺,有大量助貸和小貸公司將其視為廣告投放的主陣地。流量巨頭親自下場開展小貸業務,如果不加限制,對其他機構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快手高級副總裁、商業化業務負責人王劍偉曾在公開場合指出,“快手App上每周看財經相關內容的用戶高達1.6億次,其金融廣告轉化率是一般用戶的19倍,但只有12%的人被分發了金融相關的商業廣告和內容”。
通過拿下小額貸款牌照,快手可以直接介入金融服務領域,將流量優勢轉化為金融服務的直接收益,實現流量的高效變現。
不過,目前無論是抖音和快手的小貸業務依舊在監管和合規的關注下謹慎開展。一位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在抖音內部對其自營的貸款產品“放心借”跟其他機構的產品是一視同仁的。在年初對抖音規模討論的回應中,抖音旗下的放貸機構中融小貸相關負責人公開曾表示,“規模增長已經不是2024年內部的首要目標?!?/p>
規模的增長受監管的制約外,還有注冊資本金的要求。監管要求,網絡小貸在與金融機構的單筆聯合貸款中,網絡小貸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去年12月,中融小額貸款就將其注冊資本從90億元增加至190億元,增幅高達111%。這是字節跳動自成功拿下小貸牌照后的第三次大幅資增,也意味著其目前已成為國內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公司中,注冊資本金最高的公司。
增資變更完成后,中融小貸的股權比例并未發生變化,深圳今日頭條科技有限公司出資180.5億元持股95%,放心借運營主體深圳智領星辰科技有限公司出資9.5億元持股5%。股權穿透后,張一鳴為中融小貸的實際控制人。關于此增資,中融小貸相關負責人當時對媒體回應稱,此舉是為提升對抖音生態內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經有關部門審批同意后增資,加大自有資金投入。
貸款之外
互聯網平臺在獲取流量之后的變現手段之中,金融具有絕對的吸引力。實際上在金融領域的布局中,快手已經落后抖音。
字節跳動進軍金融領域始于2015年,并自2017年起通過并購等手段,相繼獲得了保險經紀、證券投顧、支付、網絡小額貸款、商業保理和融資擔保等多項金融服務牌照。2018年6月,字節跳動獲得了首個金融牌照,通過全資控股華夏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獲得了保險經紀牌照。2020年8月,通過收購合眾易寶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2021年1月,成立了海南字跳商業保理有限公司。2021年10月,抖音成為深圳市中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控股股東,后不斷增加注冊資本。2022年6月27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批復,同意設立深圳市智永慧科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北京今日頭條科技有限公司100%控股。字節還曾經獲得過證券業務的牌照,設立海豚股票APP,但由于日活太低,出售給華林證券。
而快手是在2017年開啟金融征途,陸續申請了“老鐵支付”、“老鐵電商”、“老鐵嚴選”等商標,涉及網上銀行、保險信息、金融管理、信用卡支付受理等服務,但直到最近才獲取一張小貸牌照。
金融機構有資金但需要突破流量,互聯網平臺流量巨大但想要變現,兩者的結合似乎順理成章。小貸行業的一位資深從業者對記者表示,目前監管對此的態度依舊謹慎,互聯網平臺利用流量和技術的優勢從事金融業務存在金融和技術定位不清晰的問題,還是希望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此外,大型互聯網平臺進入領域也存在著壟斷與不公平競爭,技術可控性、穩定性風險,數據信息安全風險等問題。